Page 37 - 数码世界11月刊
P. 37
研究,而且还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在国际摄影界很有名望。认识后, 杨浦区的动迁的老弄堂也许是大上海最后的动迁地了。查阅资
我谈了自己关于老弄堂摄影遇到的瓶颈问题,他给予了我真切的指 料后我了解到,杨浦区的大部分老弄堂有近百年历史,是伴随着工
点,于是我从上万幅作品中找出了 300 幅自认为还不错的摄影作品, 业和大学而兴建起来的。这里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也
沈老师很认真地从中挑选了 64 幅,后期我又增补了 11 幅,总共 是中国最早的大学汇聚地,拥有百年悠久历史的杨树浦水厂、上海
75 幅,编入本书中。 船厂、中国第一鱼市场、新怡和纱厂等都诞生在这里。八埭头一带
再说回老弄堂吧。 的弄堂建于光绪三十四年,至今已有 100 多年历史;福宁路弄堂
上海“弄堂”一说,应兴于晚清,其建筑风格是中西融合设 建于 1921 年,其中部分建筑由日本人设计;顺成里建造于 20 世
计而成的。有人统计过,解放前夕上海老弄堂有 3840 条。到了 纪 30 年代初期;隆昌公寓建于 1920 年至 1930 年之间,由英国人
2000 年只剩下 2560 条,到了 2013 年锐减到 1490 条。其锐减, 设计;在杭州路和杨树浦路的交汇处,几排红色外立面的老房子,
是城市扩容和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 也是日本人在 1920 年前后设计并建造的。遥想当年,能住进这些
记得 3 年前初来上海,顺着网上指引走进弄堂时,发现指引大 弄堂里的人是令人羡慕的。
都指向一些经过改造或翻新变为商业用途的弄堂,原址上要么修缮 过往已经成为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弄堂的情况也
成新式弄堂,要么建了高楼大厦。这不是我的兴趣点,也不符合我 在发生着变化。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
城镇化推进需要的素材。但是,当走到正在如火如荼地动迁老房子 断增加,老弄堂的人越来越多,导致住房拥挤,随意加建,居住环
的杨浦区时,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为了拍摄方便,我干脆住到 境日益恶劣。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不少有经济条件的人都陆续搬出
了杨浦区的一栋高楼上,于是每天都会居高临下看到弄堂里面的一 老弄堂,而将腾出来的房子出租给了来到上海打工或做生意的外地
些生活状态。夏天的几次下大雨,我就在我家里阳台上远远地拍摄 人。这些外地人一住就几十年,也算是半个上海人了。
弄堂里面发生的一幕幕大事小情,拍完之后再下到弄堂里面继续拍, 走在弄堂里,我时常和弄堂里的人聊天,有时一聊就很久,听
微光之下也是颇有收获的。 听他们的故事。很多故事都很动人,很感人。有人就有故事,有故
2019年3月,拍摄于杨浦区贵阳路。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