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4 数码世界全部
P. 40
影像纪事 Image
在云端,致敬梅里
图文 / 马文晓
在梅里摄影,技术和装备都不重要,只要有一颗虔诚的心足矣。
一 我这才算起身参拜。
我必须写下内心深处的呼唤:阿尼卡瓦格博,以表达对那片自然 一米一米,直升机攀升至海拔 6500 多米,我心里只有“阿尼卡
的崇敬与谢恩。 瓦格博”的不断念诵。稳下心神,按捺激动,打开直升机左侧的舱门,
阿尼卡瓦格博,是当地藏人对梅里雪山的尊称——卡瓦格博爷 藏区雪域的风情扑面而来,群山如画,蓝天如画,这一片苍穹下的一
爷。是这一片土地上百姓们的敬畏之情、之心、之意。我也入乡随俗, 切让我目不暇接,我打开两台照相机开始尽情的拍摄。
发自内心的如此钦敬。自古以来,卡瓦格博就是当地藏民对整个梅 兴奋又凝重,航拍二十年从来没有如此复杂过。
里雪山的统称。当地人传统意识里没有什么梅里的概念,那个山系 这是我第一次在如此高海拔进入如此险峻的地理条件。而且如
就是卡瓦格博,就是藏人至尊至圣的精神家园,不容丝毫亵渎。 此变化多端之时,直升机的动力功率已经达到极限,已经无法感受到
梅里雪山,是滇藏交界一座南北走向的庞大雪山群,全长 150 公 飞行的速度。加上此前在内心深处对卡瓦格博的敬畏,我竟然有点
里,世界最美丽的雪山之一。它的主峰卡瓦格博,被誉为“雪山之神”, 迷茫——接下来的一切,茫然中有悲壮感。有过多次航拍过程中遭
虽然接天之峰者众,它以海拨 6740 米的安泰,却享有圣洁和尊崇的 遇复杂气流的绝望,可那还是在海拔 2、3 千米的低空中。现在是在
“处女峰”桂冠——迄今仍不接纳人类的足迹。 一个异常复杂而陌生的境遇中,直升机已达极限高度,一旦发生意外,
近百年来人类攀登了世界上海拨 8000 米以上高峰十几座,但 定然会像此前所有攀登卡瓦格博的登山者一样……人间道,滋味杂
各路登山者对卡瓦格博峰的试探均以失败而告终。最惨烈的是中日 陈。
联合登山队 17 人,集体长眠于此山的怀抱。2000 年的一个宣言,卡 不过,对卡瓦格博的崇敬与憧憬还是巨大无穷的动力。舱门打
瓦格博峰因信仰和文化而被尊重的山,被认同为永远不再攀登。这 开的那一瞬间,本能的兴奋抹平了思虑。心态决定命运,心态也改
是属于全人类的一种谦逊与自知。 变情绪,凛冽的寒风太初便如此,吹进机舱,有一种抚慰我的亲切感。
这里也是我心心念念的航拍圣地,在各路朋友的帮助与支持下, 直升机直接飞进卡瓦格博峰的怀抱,这可能是人类第一次这么近距
我终于可以近切去一睹真容。 离的接触卡瓦格博。
二 突然,直升机稍稍有些颠簸,似乎是卡瓦格博沉重的喘息,大家
梅里雪山景区由于山体陡峭,终年冰雪覆盖,雪崩、浓雾、大雨、 的肾上腺素陡然升高。还是敬而远之吧,我请机长把直升机稍稍飞
狂风时有,一旦发生意外不仅仅是拍到拍不到的问题,怕是将万劫不 远一点点,保持与卡瓦格博峰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
复,不乏先例。因此,我从北京出发前就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熟悉 透过镜头,我看见神山上披满了雪瀑织就的洁白的哈达,山峰正
自然地理,了解风土民情,关注气象变化,同时与执飞机长和现场负 面是他老人家的脸庞。直升机保持 60 至 80 公里的时速平稳飞行,
责人做好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细节是成败的节要。 我拍下每个山峰每条峡谷不同的面孔:峭壁上到处都是雪崩的痕迹,
2019 年 11 月上旬,在与现场的格桑先生确认天气晴好且趋势 峡谷间雪流似乎正在摧枯拉朽一般地奔腾着,这伟大力量像是伟力
平稳、变化不大时,我们商定了三个架次的飞行计划。 的凝练。我们绕过山脊,从滇地进入藏区,寻觅梅里雪山不为人知的
同月 14 日,我顺利抵达香格里拉,虽然这里只有海拔 3300 多 另一面,从直升机往下看好像飞进无人区一样,那边毫无生命的迹象,
米,然而我还是出现了“高反”症状。同时,隔天早上,直升机还先后 只有卡瓦格博的脊背挺拔坚强。
因起降点大雾没有起飞条件和机场那边大雾没有降落条件,一再顺 我的摄影不能表达其形式与内涵之万一,我的照片满怀致敬之
延。幸运的是,中午时候,直升机终于还是起飞了。梦中的卡瓦格博, 诚恳。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