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作品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街头摄影与纪实摄影其实是有区别的!

街头摄影与纪实摄影其实是有区别的!

作者: 新时代摄影网
发布时间: 2021-07-12
浏览量: 1846

街头摄影和纪实摄影一直以来就没有太明确的界限(有很多地方都是共通的),甚至都没有准确的定义,但事实上却又有一些区别。因此我写了一篇有关定义的文章,试图分享一些自己对「街头摄影」与「纪实摄影」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photo by 高保真

  我们为什么需要定义?

  虽然我常常说街头摄影什么的定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多走出去拍照),但其实定义还是挺重要的(在吹水的时候尤其重要)。毕竟我们需要明确的定义来确保我们说的是同一件事,而定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交流、更好地去理解这个世界。

  语言毕竟是语言,是有其局限性的。Nassim Taleb 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到一个很有趣也很实际的观点:生活中有超过一半的事物未被命名。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因为我们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视觉、听觉等)去理解这些未被命名的事物。而即使是语言,不同的语言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我在这篇文章中说的「街头摄影」和「纪实摄影」是基于英文 “Street Photography” 和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的含义,毕竟摄影本身就是一种舶来品嘛。

  photo by 高保真

  摄影的本质

  毫无疑问的是,摄影的本质就是纪实(记录现实),这也是为什么当时摄影刚被发明的时候人人都觉得绘画要消失、画家都要失业的原因──因为摄影能够比绘画更「客观」地记录现实,至少相机本身是不会「主观」的,而绘画终究只是由画家主观创造的画面。

  当然,摄影的纪实其实也不是绝对「客观」的,毕竟摄影这种行为需要通过摄影师去主观地推动──无论要拍什么,怎么拍,什么时候拍,在哪里拍,这些影响摄影结果的因素终究是由摄影师来决定的,而且摄影创造出来的相片终究只是现实中的一个瞬间,现实中的一个瞬间怎么可能客观地反映现实呢?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我在火车上拍到一张照片:一个孤独的老人坐在窗边,往向窗外的风景。如果观看者单看这张照片的话,可能会觉得照片中的老人很孤独,但实际上我在火车看到的是这个老人的子女坐在老人的旁边陪伴着他,而我只是拍下老人恰好望向窗外的那个瞬间罢了。的确,老人确实有一瞬是望向窗外的,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老人并非是孤独的,只是我并没有把他的子女拍到画面当中。

  photo by 高保真

  街头摄影相对主观,纪实摄影相对客观

  尽管摄影既客观又主观,但我认为街头摄影与纪实摄影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上是有区别的──我认为街头摄影相对主观,而纪实摄影相对客观。或者可以这么说,街头摄影更注重表象(主观视角),而纪实摄影更注重实质(客观现实)。

  以我最喜欢的摄影师之一 Bruce Gilden 为例吧,我认为 Bruce Gilden 既是街头摄影师也是纪实摄影师,他的作品中既有偏向街头摄影风格的也有偏向纪实摄影风格的,比如说他在纽约的那些经典的街头抓拍就偏向街头摄影风格,因为他拍摄的纽约人更多是带有主观意图的(而不是客观地反映纽约人的生活状态),他也通过运用闪光灯来达到一种充满能量、张力的视觉效果,在我看来他创作的这系列经典街拍是相当主观的,反映的是他眼中的纽约人。

  而 Bruce Gilden 在拍摄日本(他的摄影集 Go)时则相对偏向于纪实摄影的风格,这时虽然他也有运用到闪光灯,但他没有过多地融入自己的主观视角,而是相对客观地展现了日本社会的一些阴暗面(、流浪汉、暴走族等)。

  Bruce Gilden / Magnum Photos

  街头摄影更注重表现手法,纪实摄影更注重还原现实

  在上面提到过 Bruce Gilden 在拍摄街头摄影的时候运用了闪光灯去表现纽约人各种各样的姿态,这时他运用闪光灯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法;而在拍摄纪实摄影的时候则更多地是通过闪光灯来还原现实。

  再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在街头摄影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并列、对比、照应、重复、黄金构图等表现手法,而在纪实摄影中这些表现手法是相对弱化的(虽然也会用到),但至少不会像街头摄影那么注重表现手法。比如 Henri Cartier-Bresson 在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很多运用了并列(两个站着的男人)、照应(跳过水洼的男人)、黄金构图(旋转楼梯与自行车者)等表现手法的摄影作品就应该归类为街头摄影,而不是纪实摄影。而他在20世纪40年代到印度、中国拍摄的摄影作品(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新闻摄影或者报道摄影)则应该归类为纪实摄影,而非街头摄影。

  毕竟,街头摄影更注重形式(表现手法、构图),纪实摄影更注重实质嘛。

  Henri Cartier-Bresson / Magnum Photos

  街头摄影随机性较强,纪实摄影目的性较强

  在维基百科的 “Street Photography” 词条中,有提到街头摄影与纪实摄影之间的区别的一段话:

  Street photography versus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Street photography and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can be very similar genres of photography that often overlap while having distinct individual qualities.

  Documentary photographers typically have a defined, premeditated message and an intention to record particular events in history. The gamut of the documentary approach encompasses aspects of journalism, art, education, sociology and history. In social investigation, often documentary images are intended to provoke, or to highlight the need for, societal change. Conversely, street photography is disinterested by nature, allowing it to deliver a relatively neutral depiction of the world that mirrors society, “unmanipulated” and with usually unaware subjects.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纪实摄影带有较强的目的性,而街头摄影则是相对随机的。这么说来的话,那岂不是街头摄影相对客观,而纪实摄影相对主观(与上文矛盾)了吗?好吧,虽然看起来我好像是打了自己的脸,其实并没有,怪我没把话说清楚吧,应该这么说:街头摄影主观在拍摄结果(表达想法),客观在拍摄意图(随机性)。纪实摄影主观在拍摄意图(目的性),客观在拍摄结果(还原现实)。

  举个例子吧,假设街上有一个街头摄影师和一个纪实摄影师,他们走在同一条街上,他们拍摄的东西很可能是不一样的。街头摄影师看到自己想拍的东西就会拍,而纪实摄影师则会根据自己的目的去选取拍摄主体,假设他要拍一个有关「老人」的专题的话,他很可能就会专门拍街上的老人,而不会像街头摄影师一样看到想拍的东西就拍。

  photo by 高保真

  街头摄影注重拍摄单张,纪实摄影注重拍摄项目

  我认为街头摄影更注重拍摄单张精彩的作品,而纪实摄影更注重拍摄长期的专题项目。所以 Magnum Photos 中的多数摄影师都算是纪实摄影师(虽然近年来有一些摄影师偏向艺术摄影风格),而只有一部分摄影师算是街头摄影师。

  而我们现实中大部分喜欢扫街的摄影师则应该是街头摄影师,而非纪实摄影师。为什么?因为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扫街都只是为了拍到一些精彩的单张街头照片,而不是带着特定的想法去拍摄一个摄影项目。纪实摄影师则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目的来创作一个长期的拍摄项目。

  这么看来的话,尽管马格南中的大部分摄影师都以拍摄长期的纪实(或者个人)项目著称,但也有一些注重拍摄单张精彩作品的摄影师,比如 Henri Cartier-Bresson、Elliot Erwitt、Richard Kalvar 等。这里就以 Elliot Erwitt 为例吧,Elliot Erwitt 的摄影风格偏向于街头摄影,以拍摄一些幽默、讽刺的街头照片著称。他并不像他的很多同行摄影师一样以出版摄影集为目的创作长期的拍摄项目,他是在拍了很多精彩的单张街头摄影作品之后才将自己的作品汇总分类成几个专题出版成书,比如他的 Dogs、Regarding Women、Paris 等摄影集,而他最好的单张摄影作品都收录在 Personal Best 当中,毫无疑问,Personal Best 中的摄影作品是明显偏向街头摄影风格的。

  Elliot Erwitt / Magnum Photos

  街头摄影不需要文字说明,纪实摄影可以有文字说明

  虽然我一直认为一张好的照片自己会说话(不需要文字来说明解释),但在有需要的时候还是可以使用文字辅助说明的。

  在网上,我经常看到很多人随便拍了一张街头照片就会用一大堆文字去为照片编故事,然而这张照片本身并没有什么有趣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对于一张不好的照片,再多的文字说明都是废的(文字并不会让照片变得有趣)。好的街头摄影作品不需要文字说明,你看 Alex Webb 和 Bruce Gilden 什么时候为自己的街头摄影作品编故事了?根本没有嘛。街头摄影本身就是强调主观视角的摄影,如果观看者不能从照片本身看出什么意味的话,那这张街头照片就是失败的。

  当然,如果是放到纪实摄影的话(尤其是新闻摄影),我认为使用文字辅助说明还是可以的。纪实摄影师 Matt Black 以拍摄反映美国的一些贫困地区著称,他常常会用一些文字和数据来为他的照片进行辅助说明,进而展现出一个更客观的现实,让人们对美国当今的贫困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但即使他不用数据来进行辅助说明,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他的照片中反映的现实(即便我们只能猜测他的拍摄意图)。

  【记录:中国百姓】专题系列作品 作者:小果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好吧,东拉西扯扯了这么多,虽然都不是些什么实用的东西,都只不过是我的一些理解罢了。当然,我的理解和表达当中也有很多不恰当(甚至相矛盾)的地方,看在我还只是个孩子的份上就原谅我吧。而且街头摄影和纪实摄影本来就没有太明确的界限(有很多地方都是共通的),甚至都没有准确的定义,可能一千个摄影师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定义,而街头摄影和纪实摄影之间的区别,真的有必要分的太清楚吗?即使我们傻傻分不清楚,也不影响我们拍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