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神洲,祚传千载;漫漫丝路,泽遗百代——专访摄影师张希圣
这一条路历经千年
这一条路驼走大漠
这一条路从长安到古罗马
那是张骞西行的驼铃阵阵
那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
那是岳飞拔剑杀敌的壮怀
历史的长卷一页一页翻过
时间的年轮一圈一圈延续
这一条路记载中国
丝绸和瓷器为富有荣耀
这一条路
也横卧天寒地冻的魏巍昆仑
在大漠孤烟中藏着疾病与干涸
这一条路
是昨日流离的剪影
拓印着不为人知的苍桑
这一条路
倒毙在路边的枯骨
在希望晚霞中醉了大美山河
这一条路
英雄跨越人间天飐
马蹄踏出茶马古道
这一条路
喧嚷陪伴静寂
繁华也伤透了荒凉
这一条路
风沙还在悄悄掩藏馨绿
驼铃的清脆却传递希望
这一条路
更是今日的阳光
照亮了中国雄狮崛起的那份执着
而今
这一条路带动了中国梦
中国在万国之林中挺立而起
————丝绸之路
采访记者:儒艺
摄影师简介
访与答
杂志:张老师您好!很荣幸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新时代摄影》杂志的专访,分享您的摄影历程。我们很关切是什么原因让您和摄影结缘?您是怎样看待摄影在您生活和工作中所占有的地位?
张希圣:与摄影结缘也是因为偶然的机会,青年时期看到一张照片感觉拍得特别美,后来碰到好看的照片都会多看几眼,后来慢慢的对摄影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自己买了相机,后来对摄影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摄影现在成为我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岁月的痕迹,也是我生活的日记,除了能够记录生活发现美好之外,它也能让我在摄影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还能赚取部分酬劳。
《龙首山下》
杂志:您在创作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深刻的拍摄记忆能和我们分享吗?
张希圣:我最难忘的摄影记忆,是在一次偶然的相遇,在祁连山扁都口拍摄山花时,遇到了一位全国摄影家老师,他看到我就给我讲述了怎么才能把花拍实,而背景虚化,我跟着老师教的方法,拍了几张,使我深深受到了启发,从此我便爱上了摄影,后来在农闲时就外出拍摄,就这样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望长城内外》
《历史的沧桑》
杂志:一名优秀摄影师,除了有过硬的摄影技术和运气外,您认为还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品质?
张希圣:成为一位专业摄影师是每个摄影爱好者的梦想,一要熟练你的相机,同时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并且在第一时间使用它。和大师们一起采风时,你必须能够拍摄出与众不同的照片,还要迅速熟识你拍摄的对象,尤其要多方面考虑,从法律的角度来考虑,还要知道版权的限制。能够制作和编辑,展示你的才华,更表明你是一个可靠的摄影师。
《草原美》
杂志:在您的摄影创作过程中,是否为您的人生阅历和履历发挥作用或带来什么帮助?反过来您丰富的人生履历对您拍摄风格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张希圣:在摄影作品形成风光化的过程中,摄影技术是第一位,在摄影表现能力的直觉探索,这种探索成为一种有设计的行为,并按照一种特征,进行系统化创作的时候,风格便形成了,要有持续关注主题,有独特观察方式,有一种美学的发现和创新令人兴奋不已,在长时间中慢慢积累就形成为一种摄影风光了。
旗袍庆丰收,图为丰收节,山丹县清泉村妇女在粮食,瓜果,蔬菜丰收后穿上传统服装旗袍来表达丰收和喜迎小康的喜悦。
杂志:您生活在甘肃,那里是丝路必经之地,那里有宏伟的汉明长城,巍巍的祁连山,还有世界第二大马场山丹军马场,您的很多作品作品也是围绕自己的家乡拍摄,现在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很关注丝路的题材,您对丝路的前景怎么看?
张希圣:丝路前景广阔,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之后,一带一路建设现已上升为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付诸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给沿线周边国家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并对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遍地金疙瘩,图为丰收节,在山丹县的一片土地中,拖拉机翻犁土地,丰收的农民看着拖拉机翻犁过后地理一个又一个饱满的土豆,像捡到了“金疙瘩”一样,丰收的喜悦挂满了每个农民的脸上。
杂志:很感谢您的畅所欲言!最后能否给大家简单透露一下,您对接下来的拍摄创作有何规划?
张希圣:我的家乡山丹作为河西走廊的峰腰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古代连接中原和中亚、西亚的重要门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这里留下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迹,同时我的家乡景色也特别美,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山丹马场,还有风景如画的焉支山。下一步我希望用我的镜头把我家乡全方位地呈现给大家,为推介家乡和家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彩山丹》
《长城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