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影像给你讲故事——访摄影爱好者庄建中
本刊记者:郭莉
责任编辑:李慧
《盼春》
图/文、庄建中
深山峡谷,峻险莫测,
翠绿的溪流穿梭其中,
悬空桥上空无一人,
静静地躺着仰望天空,
那么孤单寂寞,
偶尔传来的鸟叫也显得特别的吵哑。
连绵的阴雨终于停了,
谷边垂下枝条上的小芽己变成嫩绿的小叶四处张望,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人们盼望着春的到来,
快点,再快点……
(这幅《盼春》是在疫情期间创作的诗画作品,当时全国封城,街上空无一人,人们急切盼望春的到来的急切心情和现状通过用意寓的形式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摄影师 庄建中 摄影爱好者,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工业设计专业,长期从事轻工产品的外观设计及广告创意设计。退休后热爱摄影,摄影作品贴近生活,以新闻纪实及风光摄影为主。作品《老裁缝的旗袍情结》获HlPA第二届国际百强摄影大赛"新闻纪实组"铜奖,二十余幅作品被《影像艺术》期刊推荐刊登发布。 Q:庄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余接受我们的采访,能说说您和您的第一台相机的故事吗? A:不客气,我虽然涉足摄影圈还一年不到,但第一台相机要追朔到七、八十年代了,那时一般百姓用的大都是国产的海鸥相机,我的第一台相机就是海鸥205,当时买相机也从不会和摄影艺术联系上,纯粹是为了记录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出去旅游拍拍,一卷胶卷只可拍36张,要算好了拍,为了能多拍一张,装胶卷时片头尽量用少点,只要能钩住胶卷滚动就好。现在想想蛮好笑的。 Q:艺术是相通的,油画到摄影对于您有什么帮助吗? A:你说的对,艺术是相通的,特别是绘画和摄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绘画中的美术知识可以应用到摄影中来,它们互相取长补短,绘画创作除了现场写生外,更多的是采风拍摄,搜集素材。在美学、构图、色彩、做减法的取舍等方面都是一个原理。最起码绘画的人摄影构图取景不会有大问题。比如,我的油画作品《母爱》就是根据在普吉岛拍的照片为素材创作的。 当时看到这个小孩依附在母亲的身上睡的真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拍下来回去可以创作一幅油画。 这就是我的原创油画《母爱》,也是我自己很满意的一幅作品。 Q:根据您的创作经验,怎么才能尽快使自己的作品形成有别于他人的影像气质和视觉语言特征呢? A:作为摄影圈的新人,经验谈不上,我觉得一是多拍,这是硬道理,但我不会盲目的去追随模仿别人拍摄成功的大作场景,而是首先学会读图品图,细细品味咀嚼好作品的内涵,为啥成功?好在哪里?然后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利用自己的美学眼光去寻觅值得创作拍摄的场景画面。 摄影作品的拍摄创作是自身艺术修养和思想的体现,有思想有故事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是作品的灵魂,我比较重视作品的故事性,情感的表达,将读者带到作品的情感中来。 组图的大、小标题都已经有了,故事如何展开呢?相信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思想,精彩动人的故事可以在你的思索中展开。 《路灯下的搏弈》▽ 夜幕路灯下,一场无声的搏弈正在展开,一位十多岁的小姑娘和爷爷正在对弈象棋,这画面着实少見,现场,小姑娘陷入了沉思,爷爷手中燃着烟也在焦虑地思考,观战者一个个面露紧张的神态,一位白发老伯更是凑上棋盘欲研究战况,看状况,这场搏弈进入了关键时刻,谁胜谁负结局会是怎样呢?棋局就在画面中,亲爱的观众们,欢迎你也投入其中一起加入到这场搏弈中来。 我在美篇平台有一个栏目叫,龙哥影像一一让影像给你讲故事,已编辑完成二十二篇,讲述了摄影作品的创作思想和背景故事,如《苏绣阿婆》。 我驻足绣品店外,绣娘是个已入古稀之年的阿婆,一针一线,手法娴熟,针针到位,我忍不住探头张望,阿婆,您好!你眼力正好。阿婆抬起头,慈祥地朝我微笑,脸上滿是幸福和自信,阿婆说;做久了就熟了,一半是眼力,一半是感觉。奈是苏州人?我问,我也是苏州人,我们是老乡,阿婆的笑容更灿烂了。 Q:您的作品会做后期吗?您如何看待图像的后期处理? A:会做后期的,后期是作品创作的一个完善过程,当然,不一定每幅作品都做,如果准备充分,拍摄到位,一锤定音的也有。如《夜色下的上海老街》 事实上从摄影这门艺术问世的胶片时代就有后期制作这一环,那时照相馆都有修片师,但个人相机拍的不满意就只能当作废片丢弃了。现在到了数码时代,有了电脑和修图软件,后期的应用正在广泛推广。我的作品中做后期的也蛮多,如《天路》《遨游花海》等都是做了后期调整和双重曝光的。 作品《天路》▽ 阳光,射进深山峡谷,犹如溶入天空,行走在谷间的挑空桥上,让人浮想连翩,如梦游天路,遨游云海。 作品《遨游花海》▽ 这是一幅在嘉善老市上抓拍的人像,为突出主题,对主体人物周边的游客,摊位等杂乱内容进行了删除,将五彩斑烂的鲜花图片叠加双重曝光,于是一张焕然一新的画意人像作品就展现眼前了。 其实任何艺术的创作前期的酝酿准备是很重要的,现在有种风气会影响自身对摄影创作的提高,一味地将精力放在后期,大刀阔斧地在电脑上扣图编排重组,做出来的画面就象一块块贴上去的装饰年画,毫无空间感,就是一张广告海报招贴画,与摄影这门艺术的本意相去很远,将自己从一个摄影人变成了平面设计师。 以致于有人讲"中国的摄影都在造假",这种讲法虽然有点极端,但现象确实存在,包括那些业余模特毫无思想主题的凹造型摆拍己形成了审美疲劳。所以,在当今全民摄影的年代,摄影之路如何走,我个人觉得摄影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专家们要多做些正确的引领和指导。 Q:还有哪些领域,哪些风格是自己想尝试的? A:作为一个摄影的新人,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从专业角度讲,我还没入门,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每个积极向上的人起码的要求。我想,既然进入了这一行,就必须脚踏实地认真地学,留下自己的脚印,也不枉在有生之年到摄影圈兜了一圈,哈哈! 近期我在研究尝试"正方形构图和美学在摄影中的应用","油画、设计领域的高级灰在摄影作品中的应用","极简影像在摄影中的应用”。有些领域往往是实践中碰到问题如何去破解,这就需要不断地思考创新。 正方形构图也很美▽ 高级灰在摄影中的应用▽ 极简影像在摄影中的应用▽ Q:您如何看待自我风格的问题? A:自我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和绘画一样,是个漫长的积累和探索的过程,有时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首先是基本的技术要领必须搞明白,学会了走路才可以奔跑。在这基础上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Q:从事摄影以来您最满意的作品有哪些,能详细讲述一下这些作品当时的情况和背景吗?您是怎样捕捉到这些精彩瞬间的? A:我涉足摄影时间不长,还在学习中,严格意义上讲都是习作,要说最滿意的还是要听专家老师的,那就说说二次获奖的作品吧。 黑白版《老裁缝的旗袍情结》 荣获第二届香港国际百强摄影大赛新闻纪实组铜奖 彩色版《老裁缝的旗袍情结》 荣获贵杂志举办的"大美中国,我是踐行者"全国摄影大赛"华夏五千年,千里不同俗"一等奖荣誉。 旗袍作为中华服饰的代表,最能体现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气质。 旗袍铺门口,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裁缝正坐在缝纫机上专心致志地做着旗袍,右侧挂满了由他制作的各式旗袍。闲聊中得知,老裁缝十几岁跟师傅学做旗袍至今已五十余年,他说:现在喜欢旗袍的女性越来越多,我现在眼睛尚好,还能再做几年,这辈子就跟旗袍结下了不解之缘了。我涚,不容易,你这是在弘扬中华文化啊!敬佩! Q:关于摄影的技巧和心得有没有与大家分享的? A: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讲,没啥特别的技巧,归纳起来就是多看,多拍,多读(这其中不仅仅是读图,可以读一些文学诗词类的书籍)着眼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文学作品诗词中的意景描述可以为你的摄影创作触发灵感,遂步培养在平常环境中发现美,发掘美的能力。 夏日的荷塘随处可见,当人们都在拍摄婀娜多姿的荷花时,我把眼光停留在了这一大片荷叶上。 《荷塘幽梦》▽ 夏日荷塘是让人生出梦境的去处,夏风吹起,烈日当空,灸热的感觉围绕在人们的身边,接天的荷花铺满池塘,宽大的荷叶随风起伏,在荷塘起舞,等待人们来到它的身边,为人们送去清凉,送去幽静的梦境。 在熙熙攘攘的书展上我将视角停留在了这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爱美的时尚老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时尚生活己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爱美的老人也为自己追求精彩的老年生活不断学习, 2019上海书展上,老人们在生活时尚专柜聚精会神地阅读时尚类书籍,从一个侧面彰显了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对美的追求。